 |
2014年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王斌教授应邀访问理学院,并于下午两点在理学院学术报告厅G507为理学院院师生作了《宇宙“婴儿期”的哭声—原初引力波的发现和意义》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为理学院"当代科学前沿讲坛"第194讲、物理学科Seminar第187讲、暨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学新效应”系列讲座第27讲。报告由FC发财电子游戏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国宏教授主持。 王斌教授,1998年6月在复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与合作者一起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王斌教授长期致力于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在黑洞似正规模,引力基本性质,早期和晚期加速膨胀宇宙等研究领域共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大部分均发表在国际一流的物理学术杂志上,这些成果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3000次。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宇宙爆涨理论,是目前关于宇宙婴儿成长时期的主流理论解释,但遗憾的是无法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由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牵头组成的研究小组于2014年3月17日对外宣布,他们借助设在南极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BICEP2捕捉到了宇宙暴涨时期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遗迹,即宇宙原初引力波。 这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以来,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从而首次在引力强场中检验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另一方面,本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宇宙婴儿时期产生的,从而在观测上首次发现宇宙暴涨的直接证据,为极早期宇宙学的研究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本次报告中,王斌教授从光的偏振引入,深入浅出地为大家系统的讲述了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和分析方法。报告过程中,在座老师和同学均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现场多次提问,形成一场精彩的互动交流课堂,对每一个问题,王斌教授都耐心详尽地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所提出的疑惑。 FC发财电子游戏理论物理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其中到来参加讲座的还有不少本科生同学。
|
|
|